曾几何时,冰上运动是寒冬里北京人生活的一道风景。那个年代每逢冰封季节,冰场上永远人满为患,什刹海、龙潭湖、北海、紫竹院、颐和园的盛况不亚于遇有重大足球赛事的工人体育场。岁末年初的大、中学校,大都是将体育课改到了人工或天然冰场。当时的年轻人在冰场上度过的时光至今仍铭记在他们青春的回忆之中。
作为一个北方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北京也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冰上运动人才,为此历届全国速滑比赛还留下过不少北京人的纪录。可随着北京气候逐年变暖,冰期变得越来越短,而人们冬季里的娱乐健身方式也愈来愈丰富,冰场也随之显得冷落萧条。过去每年12月下旬各冰场准时开放,冰期可持续1个半月左右,碰上有的年头能长达3个多月。老一代冰上运动的专家和滑冰爱好者对笔者说起昔日北京冬季冰上运动的辉煌都不胜感慨。
经行家指点,笔者才了解到今天的冰上运动爱好者依然有自己的去处,眼下北京的室内人工冰场有3个,首都体育馆的竞赛馆和大、小两个练习馆,都具有国际水准的场地和冰质,其中的一个练习馆对大众开放。每到周六、周日的开放时间内,背着各式球刀和花样到此滑冰的铁杆冰迷总有几百人,其中很多带着孩子举家同来,他们可能都不想让年轻时练下的一身功夫从此失传。一位常来滑冰的出租司机告诉笔者,正上初中的儿子全班同学中没有几个会滑冰的,而自己少年时代的同伴一到冬天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冰场上度过,那时滑冰成了深受北京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听着老冰迷的追忆,笔者也回想起当年冰上爱好者的一个讲究是滑头茬儿冰,一般是在11月底到郊外刚结冰不久未被人滑过的湖面、河面上享受旷野的风光。看着首体滑冰馆里喧闹的人流,不由得生出沧桑之感。
北京除了首体室内冰场,最大的冰上运动场所要算是什刹海。每年不等到各个冰场开放,早就有冰上运动协会的一群会员们组织起来到已结冰的河流湖泊滑上“野冰”了,他们使北京并不寂寞的冬天显得更富有生机。